均势与和平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前提必须是强者之间取得政经利益之均势。

竞逐场是它们的,它们必然拿弱者铺垫,以达到均势。

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及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月至1860年)后,诸侵略国最在意的是它们在中国的势力和利益,也就是政经利益之均势,全部拿中国做铺垫;中国在自己的主场毫无抗衡力,只能大量跟各国签订和约,近乎全被强迫,没一份是平等的!

美国前国务卿兼当代国际政治学均势理论大师基辛格说过:实力均势一直是和平的前提。

和平二字太值得商榷。

没有底气,和平是靠乞求来的,被挨打后还要赔钱、割让主权,等等,靠丧权辱国短暂换取的和平。

满清政府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北洋军阀政府签订了300多个,国民政府时期签订了200多个不平等条约。

英国是在她第49任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时期踫上香港主权香港回归的问题。

撒切尔夫人的对手是提出一国两制的邓小平!

邓小平一开始就斩钉截铁表明:我国要回收的不仅是新界,并且包含香港岛、九龙。主权问题是不容许谈判,中国要的是整个香港!

邓小平寸步不让: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关键还是在于中国政府已经不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也不是李鸿章……

●●●●

 

为何说基辛格的国际均势理论之和平二字很值得商榷?

 

李鸿章是丧权辱国的执行者,他由衷感慨,他有的是更实在的诠释:历来抵御外敌的方法,必须先战斗才能保卫领土,能保卫领土后才能与对方讲和。不管是用强硬手段还是柔和手段,都要事先准备好军事力量,确保有能自立的基础。这样一来,和平才能持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