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廉颇、蔺相如認知

叱咤风云的廉颇之际遇经历跌宕起伏,关键在于权势地位。

数十年来,齐、魏、秦、燕大敌,廉大将军攻守裕如,歼杀数十万,“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却让他看不透,让他“进退失据”!

廉颇能“负荆请罪”,到蔺相如的门前跪求责罚,照理其气度雄远,宽宏浩荡,襟宇能怀巍巍江山,何以看不透人性所折射出来的简单道理?

 

终极决战,秦先摸底

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光荣完成“完璧归赵”的任务,赵惠文王封他为上大夫。

这一年,先是赵将廉颇率领精锐之师一举攻取齐之阳晋,战国七雄的排名倏然生变,赵崛为山东六国之首。

于是,赵成了最后一个还能跟强秦搏斗的雄主。赵惠文王大喜过望,即刻拜廉颇为上卿!

大形势骤变,意味著秦赵两雄霸必有终极决战。

秦昭襄王先发制人,探测水有多深,遂向赵惠文王出招,摸底手段是佯称要以15座秦城来换取从楚流落在赵的至宝──“和氏璧”。

 蔺相如凭“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但此功是建在秦暂慑于廉颇之威,且勘探新形势而不贸然东犯的基础上。

 

 

完璧归赵争得面子丟失脸

 

司马迁编史,大赞蔺相如既有智谋又有勇气:当蔺相如用手举着和氏璧,眼睛斜望着柱子,还敢于大声地呵斥秦王身边的侍从时,最坏的结果就是被杀死,但是有的士人往往会由于胆小害怕而不敢这么做。蔺相如一旦振奋勇气,其威势就伸张出来压倒敌国!

 

蔺相如威势真的压倒秦国吗?

 

“完璧归赵”刚落幕后,赵国亢奋不已,秦王即派第一号战将白起发兵攻赵,而且是连续攻打,先夺取简和祁,次年再夺取石城,第3年,宰杀赵国军民2万人。

赵国争得面子一时,接下来却丟脸。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批评“完璧归赵”只是蔺相如所完成的一项欺骗任务,并不符合礼法和道义,诡诈外交手段低劣,哪值得称赞?

这件外交博弈让蔺相如名垂千古,在北宋司马光眼中,争回赵王的面子,却付出祸国殃民的代价,得不偿失。“和氏璧”说穿了仅是从楚国黑来的一件无用的宝物,赵王竟保一块玉,把蔺相如推向死亡谷,为君如此,能称得上贤明乎?

战国之世 ,实力说了算。秦国不唱“仁义”和“礼乐”的迂腐高调,也不屑为争面子建台阶。秦争于力,以力胜人。10年后灭赵,“和氏璧” 归秦!

 

秦王畏惧是意淫笑话

 

 

公元前279年,秦王再度向赵出招,发帖要与赵王相会于渑池。蔺相如随侍赵惠文王,在强秦挑衅藐视刁难耻辱之下,衔命斡旋,恫言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威胁,以项颈的血溅到秦王身上就是准备将以命相搏,同归于尽……如此凶狠,算是保住赵国体,使赵王不辱于秦王。

“渑池会盟” 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蔺相如挫秦王保国体,连死都不怕,事后大有底气,口出此言:我敢在秦国大声斥责那强有威势的秦王,使秦国的大臣受到羞辱!!

 

 

事实上,赵惠文王硬著头皮赴秦王之约,从他出发渑池那一刻开始,大将军廉颇就领重兵驻扎在边境上以防万一。秦国君臣之所以未轻举妄动是蔺相如的勇气和威势压倒秦国,让秦王畏惧,还是廉颇之重兵待命,严阵备战?

 

秦王畏惧蔺相如是个笑话,哈,别忽悠了!

 

被撤6个月, 45万将士买单

 

总结大争之世两百多年打了不下230场的大战,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四大战神是白起(秦国)、王翦(秦国)、廉颇(赵国)、李牧(赵国)。

作为铮铮名将,廉颇之文韬武略不在话下不论是炮箭射程以内的战术,还是炮箭射程以外的战略,廉颇大将军乃比别人看得清晰、长远、开阔、透彻。

公元前262年秦赵爆发长平之战”,这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秦和赵双方血拼3年,以倾国之师,前后投入的总兵力超过百万!

赵王拜廉颇为帅,廉将军领兵据守长平,坚壁不战,僵持对峙了26个月,他之所以退守据险打的是消耗战,双方都陷入粮食短缺。

廉颇展现他深远的思考和策略能力,其军事决策和行动完全体现出在这一场世纪大战中守护赵国的整体利益,率军征战,攻必取,守必固然而,赵都邯郸朝廷按捺不住,已出现焦虑躁动的情绪,最根本的关键在于赵孝成王急于求胜。

就在这关头,秦王向赵王的破绽发力进攻,于是,邯郸突然传言四起,诡谣满街,传手握赵国兵权的廉颇怯战,绘声绘影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人是已逝赵将马服君赵奢的兵家才子赵括,赵括如当上赵帅,秦军必狼藉窜逃……

于是,赵孝成王改任谈论兵事自认天下无人能比的赵括为将帅,取代廉颇。赵括不只丢开廉颇的战略布局,撤换不少军官,随即亲率精兵决战长平,全军出击!

廉颇被闲置不到6个月,秦国白起大军屠杀掉45万赵国将士!

“长平之战”后,白起反对再伐赵,他称病拒挂帅,秦军3次强攻赵都邯郸城,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廉颇没上阵,赵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采取的正是廉颇的“坚壁清野”战略,在魏楚联军的支援下竟然吞噬30万来势汹汹的秦军!

 

之后,燕国竟然发兵60万伐赵,看准赵国的壮年人在“长平之战”已死得差不多了,而他们的孩子还没有长大。

 

生死关头,廉颇率8万赵军迎战,结果大败燕军,还报复性杀入侵略国腹地,包围燕都,直燕王割让5座城池求和后才退兵。

 

赵孝成王封食邑给廉颇,号称信平君” ,同时代行相国的职务!

 

这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前的最后辉煌,宛如最灿烂的那一抹霞辉──

 

人性演绎:市道之交

 

叱咤风云的廉颇之际遇经历跌宕起伏,关键在于权势地位。

官拜上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客似云来,门庭若市,当然高朋满座,朝野奉承,尽是维恭群众。

“长平之战” 打到公元260年,被赵王撤除大将军职后,门可罗雀,廉颇身在其中,连自己都不相信昔日自己邸宅曾经车如流水,宾客盈门,热闹非凡。

若干年后,把不道义的燕国打得溃败不堪,为赵获取5座城池, 以8万赵军狠狠教训60万燕军,一夜之间,廉颇的声望又飙高到顶点,久不登门的访客又如高潮迭起,突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潮汐起落规律。登门拜访的奉承者蜂拥而来,情同知己,恭维之声不绝于耳。

长平之战大粮山战场. 廉颇据守的大粮山今貌

然而,内心那么强大,胸宇跟气魄那么恢宏大器,目光如炬,看得比别人清晰、长远、开阔、透彻的一代名将居然憋气扎心,怒容满面,毕竟其中很多都是在他失势时争相切割关系,惟恐跟他沾上边而惹祸的绝交者们,有这样多这样的朋友一涌而上,将军还需要敌人吗?!

数十年来,齐、魏、秦、燕大敌,廉大将军攻守裕如,歼杀数十万,眼下这一大拨朋友反而让他“进退失据”!

廉颇板起面孔下逐客令:客退矣!

这时候,有一个客人站出来对廉颇说:“唉!廉将军,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也是很自然的事,您有什么可抱怨恼怒的呢?”

此位客人是谁,史上没留下姓名,不过,他一句“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堪称颠扑不破之名言,“市道之交”道尽古今之人情世故,连廉颇也被他的“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抠得瞠目结舌。

“历史” 之所以也是“当今”,正是因为人性不变!

 

廉颇竟能“负荆请罪”,到蔺相如的门前跪求责罚,照理其气度雄远,宽宏浩荡,襟宇能怀巍巍江山,何以看不透人性所折射出来的简单道理?

廉颇还是廉颇,但是,赵国已从惠文王到孝成王,然后又来到了悼襄王的时代,对权力战场,对人性演绎,他就是没看透彻……

24-04-202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