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司马懿从23岁被曹操首次征召出仕,拒而佯装痛风卧床至73岁病逝洛阳,有哪一天的哪个时辰不是撑住醒着,有哪一天不是活得步步惊心、战战惶惶的?
杨修不同──他重视以娱乐性取悦与哗众效果,他恃才放旷,以炫耀刷存在感。
杨修以看穿主公曹操深不可测的心思为乐,他因而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腺素,给自己满足感不说,总带有炫燿与按捺不住的张扬。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评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我司马懿比杨修更读懂曹操这本书,事实证明我不只及格而已。
我不信史载曹操忌妒杨修的才情,因此向他下手。
(二)
知我司马懿者皆知,我之所以剑无虚发正是因为我比任何人都按捺得住,收敛得了,所有的光华和锋芒都积蓄好好,即使盈满到要溢出,也隐藏,再按捺不住,还是再隐忍,直到非出手不可……
金庸的“吸星大法”神功能吸其他高手的真气、内力占为己有;很少人知道,我司马懿不只是司马懿,我也是杨修,甚至曹操、曹丕、曹植、曹叡……还有郭嘉、荀彧的综合体。
我吸取更多功力的对象是我的天敌诸葛孔明──我从来就在博弈中把对手琢磨个透,在权衡中吸纳对方,包括敌友的内力之精华,但更多的是其覆辙的教训,命运的告诫。
譬如杨修,其实,我何尝不是杨修?
(三)
我本注定40岁都活不到,而且肯定死得比杨修更难看──可是,我却做到不是杨修,我从杨修身上及他的言行吸取甚多借鉴与参照。
说到被曹操征召出仕以装病拒之,我30岁那年已无法继续装下去,再装就逃不过曹公了。
被强召入曹宰相的帐幕一开始,我就被任命辅助21岁的曹丕。师生关系密切,不料密切关系也惹尘埃……
主公是何等厉害的人物,他竟然在那时候就认定我有狼顾之相!
狼顾者,谓回头顾而身不转,性狠,常怀杀人害物之心。对此,曹操其实是相信的,有狼顾之相的人心怀叵测,有谋反之心。所以他有想杀司马懿之心。
(四)
为此,他竟然还把曹丕找去告诫一番,说什么“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如果不是获得曹丕力保,而且一再美言,如果不是我司马懿在每个生活细节中体现得比人臣更加人臣,足像成熟的稻穗、向日葵那样低下头来,主公曹操既心起杀机,哪有消弭的可能?!
如果不能化解,我司马懿等不到曹丕跟曹植开打立储战役就已经被剁成肉酱了。
(五)
说到杨修,对了,或许还很多人不晓得此君何许人也──
你们可以不知杨修是谁,但你绝对不会不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就像你们可以对我儿子令司马昭略知少少,但却一出口就呛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杨修比我年长四、五岁,出道很早,才廿出头就被推上仕途,他老子叫杨彪,担任过汉朝的三公,是汉室的死忠派重臣,一心坚定护主,不屈于董卓冒死对着干过,跟主公曹操也有很深的齿印,原因是曹操挟东汉的献帝刘协,定都许县(许都), “挟天子以令诸侯”,杨彪非常抵触,反应又大,结果被曹操罢免后又曾扔到牢房。
给杨彪的罪名是:你跟袁术是近亲(杨彪的老婆是袁术的姐妹;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有勾结谋反之嫌!
当时,袁术跟他哥袁绍都是曹操的死对头,更甚的是,袁术还脑进水到一度称帝,人人皆可伐之!
如此一来,原来杨修就是袁术的外甥,在曹操眼中,杨家跟袁家的姻亲不可能切割,政治并不正确,再加上孔融跟杨彪志同道合,杨、孔两大名门望族志在复兴正统汉室,处处跟一心篡汉的曹操作梗……
鉴此,没狼顾之相的杨修其实也像我司马懿一样,分分钟都可能大祸临头。
(六)
但曹公这个人爱才,而且常出牌不按牌理,甚至“猝不及防”让人目瞠口哆,他打破什么社会规范或道德框框用人是家常便饭,小菜一碟。
杨彪一家跟袁家并无往来,这曹操知……重要的是,曹操非常欣赏杨修的才华,甚至还曾自叹弗如,爽死了杨彪。
公元208年,主公曹操“被任命”宰相,拥“盖世文才” 的杨修聪慧过人,就在丞相府出任主簿, “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
公元212年,曹相傲睨八方,“被推举”为魏公,高居所有诸侯之上;不到5年,魏公崛为魏王,所谓的汉朝更是供摆设的虚名。处在权力颠峰的魏王依然任杨修为主簿,所以杨修是主公的贴身事务重臣。
杨修认定主公爱才,他于是恃才炫燿,以此张扬,而且自己非常享受。
杨修更认定自己最能看透主公的心思,只有他最懂曹操,连曹操在相府新修的门上写个活字,他就马上就命人把门改小些,因为主公嫌门太阔了(门+活)。
曹操在一个甜酥盒子上写了“一合酥”,杨修就把甜酥分给众人吃掉,他说,主公的意思是“一人一口酥”。
(七)
话说曹操时而吩咐其左右近侍,说他梦中好杀人,睡着时生人勿近。
不料有一天,他真的把一个近侍剑起剑落给杀死,接着还若无其事倒下去睡……从此,无人敢对曹公梦中杀人的告诫掉以轻心,杨修竟然在倒霉近侍的葬礼上告诉人说: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咱们宰相哪是做梦的那个人,其实是棺中待葬的死者还在梦中呢……
在我司马懿看来,杨修剖析得绝对没有毛病,但是,杨修却不知道,我却清楚知道:面对曹公,真正在梦中的还包括杨修!
坦白说,我司马懿眼中,也没几人醒着;我非常确定,在曹操眼中,杨修是梦中人。
杨修太过相信主公太爱才如命了──却忽略了一点,主公非常爱才,但也杀才,而且比你杨修更有大智慧大韬略的也可以㓥掉!
不管是曹宰相,还是魏王,曹操却还是曹操,他怎会分不清什么是聪明黠慧的把戏?什么是机谋?什么是韬略?怎样的睿智才有一匡天下的高度和深厚度?什么质量才配是纵横捭阖的经讳之才?
杨修最致命的是,他自以为最能看懂曹操的心思,摸清主公的心计,恰恰就是这样,所以他必死。
(八)
杨修必死,而且必须死在曹操向世界告别之前。
主公曹操这个人,凡是不能操控在他手心,他怎么会放心?
他连睡觉都不放心,又如何对身后的政治变数会放心?
杨修如果真的厉害,他应该也向自己说:曹公非在梦中,吾乃在梦中耳!
被封为魏王那一年,主公61岁了,他不逾矩,没称帝,是因为他才是真正的皇帝!
可魏王是人,不是神,而且他知道他时间不多──他不修道,但是,他部署。
他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大地,但一样斗不过岁月,他揪心的是必须立储,以继承权位。甚至需要为身后的局作部署。
立嗣是这位一代枭雄的软肋。那个时候,他只有曹丕和曹植俩可择其一。
(九)
许多魏王麾下的权臣钻进立储之争的隐秘隙缝之中,杨修押注可以理解,但是,他为曹植所出的主意却被魏王的火眼金睛所揭穿。
杨修最不该犯的失误是他还诬告曹丕,这是失败中的失败!
我司马懿同样不得不为后曹操时代冒险投注,可是,凡我为曹丕夺嫡上位所献之奇谋异策,一律烂在肚子里,尽管不乏锋利嗜血之点子,刀过水却无痕!
曹丕一步步艰难地扭转了绝对有利于曹植的局面,最终胜出;杨修彻底落败,也就注定他的结局。
他因魏王以“鸡肋”二字作为行军口令而擅自吩咐准备撤军被曹操以军法对付。
杨修临死还是认为他的不幸是受曹植的牵连。他在曹植失宠后,曾经有意疏远曹植,这些曹操也看在眼里,并没得到具体加分。曹操对杨修,反而从“心甚忌之”发展到“心恶之”。
恰恰“心甚忌之”也是攸关我司马懿的那条生死线,毕竟我早就被曹公“心甚忌之”,若变化往恶性发展,我司马懿跟杨修下场绝对没差。
但我知道,曹公更顾忌诸葛孔明,孔明在,我的价值就在,这才堵住从恶性发展。
(十)
我非常确定,可以归纳的原因绝对不只曹植的牵连,杨修对未來新王曹丕秘密诬告而且没真正放下立储之争的纠葛,这讓曹公上火。
魏王曹操不会允许杨修在他身后对付儿子或唆使他家人浴血权争,何况杨修还有他杨家跟袁家的种种潜在可能性。这不是正面价值,是威胁,是负资产。
果然还在梦中……杨修按捺不住,或许更多在于自炫,向人炫耀,我杨修读主公如书,能把主公的心思放进口袋中……他果然受贊: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总之,他又以哗众效果来刷存在感。
(杨修道破“鸡肋令”的奥秘。他“见传 ‘鸡肋’二字,便教……准备归程” 。在对夏侯惇的一席谈中,他从分析鸡肋特点到解剖战局特点,抓住二者相通之处,令人信服地点破了曹操的心事,最后得出结论: “来日魏王必班师矣。” 这段话,反应敏捷、思路清晰、有见有识,充分展示了杨修的智慧才情;曹操發現寨内的军士准备行装 “大惊”,知情後转而“大怒”,遂以“造言,乱吾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了。)
于是,鸡肋要了杨修的命!
我太赞成杨修所曰“丞相非在梦中!”正因为这样,我司马懿更得时刻醒觉。
所以,我是司马懿;是杨修,却不是杨修!
我甚至很清楚主公怎么想,只要诸葛亮还在,主公魏王临走还得留下我来帮他的继承人曹丕。
但,杨修必须除掉──
曹操甚至都想好了,斩了杨修,还要下令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