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和智识互辅的契约……

高端峰会之类的场面,大咖聚集,彼此打量对方陪伴在侧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亲或非亲,是臣还是奴,是智囊、臣僚还是跟班、跑腿,甚至也凭此印象与分析给对方打分。

 

  • 完美组合

 

早在公元前681年,齐桓公通过周天子诏令在北杏举行春秋诸侯第一次峰会,有五国出席,齐桓公就是在管仲陪同下主持会盟,首当天下盟主。

 

北杏会盟后,齐桓公崛为春秋首霸,诸国也非常肯定管仲乃天下奇才,自从他管理国政,用兵有度,更显运筹帷幄之能。连开始时并不服气的诸侯国再三衡量之后,有者甚至因为齐相而修和请盟,鲁国就是一个例子,于是才有齐、鲁国君缔结盟约的柯邑之盟,管仲当时也在场,既为齐桓公化解误判的危机,更身负一匡天下之重任。


齐桓公跟管仲无疑是个完美的君臣组合。

 

  • ●不召之臣

 

是齐桓公成就了千古名相管仲,还是这位旷世能臣成就了齐桓公的春秋首霸地位,甚至开创一个齐桓公的时代?

 

是政治权力成就了知识分子的雄才大略,还是知识分子的雄才大略让政治权力攀登上天下颠峰?

 

被齐桓公尊称为“仲父” 的管仲跟国君不是一般主僱关係,不是被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臣子。

 

孟子说,管仲之对于齐桓公是“不召之臣”。

 

“不召之臣” 就是不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臣僚。

 

明君要大有为之,必有“不召之臣”,始成完美搭档;君王想寻求专业谘询,共商国事天下事,须尊重专业和智识,要能主动向臣属讨教,胸襟窄格局小不行,要学会泱然讨教,不能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孟子之 “不召之臣”像是诤臣谏官,对君主,不失“依附中的独立性”,有搭档、伙伴(Partner)的意味,既共同分享权力,又在权力运作中產生制衡。

 

  • ●●不可则止

 

君对臣的人格之尊重,就是对专业智识的尊重,臣对君誠心辅政,前提须拥有共同的理念,这也是君臣之间、权力和智识互辅的契约。


这契约就是:臣属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道” 字含蘊得很广泛,笼统来说,就是按照正确的、正当的发展规律與法则行事,坦荡把持端正品行,守好道义行为,绝不违天逆理,绝不丧失人性,绝不背离民心!

 

换句话说,为臣者并不以牺牲人格和尊严来侍奉政治或非政治老板,他当自己是专才,有坚持理念,牢记苍生的灵魂,不沦为行尸走肉的奴才;他必须守住“道”与良知的专业底线。

 

若底线被践踏,契约就得失效,为臣者就该适时身退,结束合作关系,而不是陶醉在权力的春药,亢奋不已,继续嗨到赖着不走,也免得在尸横遍野中增添新魂!

 

  • ●●●兔死狗烹

 

往往难就难在 “不可则止”,因为不能“止”,迷恋权力,知识分子于是典当了一切,反而助纣为虐,也不乏兔死狗烹的结局。

 

权力和智识互辅的契约不会是没有期限的,初衷和价值也可能在时过境迁之后有所改变,必须重新评估,契约的延续及其有效性也需要再确认,并不能一厢情愿。

 

知识分子攀上权力,就算是共同分享权力,还得认清在权力运作中是否产生制衡,自己到底还有没有一道防火墙,有没有底线来确保 “依附中的独立性”;独立性一报销,就必然顺着对方的绝对权势与功利而行,那不再叫伙伴关系,而是原始的主仆关系。

 

16-01-202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