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世界都担心废弃的抗疫产品,特别是即用即弃口罩和手套,也许瘟疫还未结束,就已经严重的污染及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进而造成大量的海洋生物加速灭亡,更危害了全球的自然环境。然而,抗疫产品是瘟疫爆发期间的个人必需品,不仅无法避免使用,反而需要大量使用,才可保障人类更有机会继续存活。当然这也免不了继续污染环境。
环保意识醒觉自然是好事,不过,人们似乎忽略了另一个庞大的污染源——电子垃圾。联合国最近发布的《2020年全球电子垃圾观察报告》指出,人类去年扔掉了创纪录的5360万吨电子垃圾,这一数据在5年内增长了21%,其中,亚洲占了近半的2490万吨,其后是北美洲的1310万吨和欧洲的1200万吨。预计2030年全球电子垃圾将达7400万吨!
去年,全球每人平均产生了超过7公斤的电子垃圾。电子垃圾泛滥成灾主因是回收循环利用的力度赶不上电子垃圾增长速度。 2019年,只有17%的废弃电子产品被回收再利用,黄金、白银、白金等至少价值570亿美元的可重复使用组件及物质被废弃或焚烧。报告也显示,电子垃圾的主要成因是电子产品消耗率有增无减、使用周期过短以及难维修,加上快速的科技创新和高度消费使电子垃圾成为增长最快的家庭垃圾。报告更提醒,电子垃圾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危害,其中包含的有毒添加剂或汞等会损害人类大脑和身体协调系统。
众所周知,电子垃圾是个大课题,需要全世界通力合作,才有望解决。据我所知,我国仅有数十家废物处理公司,获得政府颁发电子垃圾处理准证。大环境和大格局,我们作为消费者只能尽力而为,我比较在意的是个人方面的努力。我自己一年之内,不知道丢掉了多少的电子垃圾,尤其是干电池,往往都是随便混杂在其他垃圾之中一起丢弃而不以为然。尽管如此,生活上却无法避免使用电子产品。最近,我发现优质的可充电电池竟然可以使用超过10年以上,况且现在生产技术发达,充电电池的售价也已降至相当合理水平,于是,我近来尽量改用可充电电池。这不但省钱、省事,还可为环保尽一点点绵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急速发展,商家发明了移动电源(便携式电源)这个好东西,不少小家电也内置了可通过USB线充电的电池。这可算是科技环保的一大贡献,不然的话,全世界不知道要生产及丢弃多少的干电池才够为这些电子产品供电呢!纯电动车也是一种环保科技产品,虽然充电时依然需要耗费电源,但是,如果供电系统采用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发电,那就是近乎完美的环保产品了。
(图源: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