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e Yun : 你我都是“乌合之众”吗?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当重新翻阅这种经典之时,总会有新的发现,尤其是对于了解一个社会、感受一种生活、提高对世界的认知,经典,都很有用。

今天想主要说一说这本经典中的经典——Gustave Le Bon (古斯塔夫·勒庞)—“The Crowds –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乌合之众》”。此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专著,但却是群体心理研究的的开创之举,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本经典。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其文风具有相当的穿透力,以及令人发毛的感觉。

虽然书中所引用的文本已经过时,但很多思想都是有预见性,有许多理论和观念都仍适用于当今世界所发生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身边究竟皆存在着哪种“乌合之众”,作者在书中的第一章,利用许多有趣的观点和例子,让读着慢慢去品味和发掘究竟谁才是“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揭示了人一旦到了群体之中或者群体属性的人,智力绝对是低劣的。文中写到 “我们知道,只要人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群体,那么不论它的成员多寡,不论其成员素质如何,就统统患上智力低下症。只要身处一个群体之处,人们总是倾向变得智力平平在这个意义上,勒庞也引用了陪审团、议会以及选民对其理论做出了延伸性的论证,并发现组成群体的不同成员在做出判决的时候,其智力水平真的无关紧要。

群体的个性充斥着低智商、高自信和情绪化,“他们”多变和极端,经常为了其一知半解的信仰和观念和只言片语,不断举行示威,无法接受不同意见者,智力商数的下降,导致他们只能够接受简单而极端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发展,群体开始利用起科技来获取权力。如今,网络暴力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浑厚的话语权,其惊人的扩散力实际上与欧洲中世纪十字东征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于这些“他们”而言,表象总是比真相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而不现实的因素总是比现实的因素更重要。原因在于只会形象思维的“他们”,早已丧失推理能力以及理性思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勒庞告诫人们,只要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制他们的艺术。观察周遭的人们,在未被教导如何分辨是非和理性思考以前,早已被各式各样的资讯大量传入,主观的预设使得人们无法客观、理性和逻辑地看待事情,甚至产生盲目、极端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群无意识、不自知甚至恐怖的“乌合之众”。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又如何避免自身被同类化呢?这让我想起了Mark Twain曾说过的,“Whenever you find yourself on the side of the majority, it’s time to pause and reflect.”

究竟这本书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回忆几年前所参与的政治示威运动中,自己也曾为“乌合之众”的一份子。该运动中所伸张的内容,究竟还有多少人仍历历在目呢?或许就当时而言,真理与个人的意见早已不重要,因为人们只愿意相信建立在群体的想象力之上,而影响群体想象力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回顾历史,被提出群体心理学的心里特征概念有许多,然而却没有勒庞如此愤世嫉俗的文风。在阐释如此复杂的群体概念与心理学以后,勒庞对于民族的未来发出感慨,他谈到:“群体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会灭了文明,尤其在历史有前进到一个把个人挂在嘴边的时代时,个体的自由伦理也会对群体创造的历史其怎么样的作用,这就是文明与历史的悖论。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然后,当这个理想失去优点时,便走向衰落和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说到这里,究竟你我曾都是乌合之众吗?

类似的作品推荐:电影《浪潮》(The Wave / Die Welle)、《叫魂》、《沉默的螺旋》

05-04-20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