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刻诗人不死的精神

“我已经把一切都放下了,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感恩每一天的生命,活在当下,把每一天过好。”

 

记刻诗人不死的精神

——【感念诗人前辈何乃健】

 

 

2014年9月3日,从朋友的脸书留言得知诗人作家何乃健先生往生。难怪近来特别想念前辈,特别急着想为他完成一项小小的功课——生命故事分享会。但是,此刻唯有记刻下“来不及”的叹息。

2004年,在大将书行做兼职工作的柜台前,认识了常到书店赏书品书的何乃健老师。他是一位特别随和亲切、友善慈祥、极其优秀却又非常低调的前辈。刚得知作家诗人是一位水稻研究专家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朴实的农田和水稻,到底是如何与浪漫的诗句相连结?后来从远处旁观诗人默默耕耘的姿态,才发现,那一份静默耕耘、细心发现的才华特质,水稻播种、生长、收成的生命力展现,农田连天接地的宽阔大自然,正是酝酿文诗创作的丰厚土壤。

得知何老师患癌是在2013年7月,之后几次见面,都看到当时在做化疗的他比较虚弱。2014年4月26日,有缘在IRCA马来西亚国际癌病康复协会的欢乐坊聆听他的生命故事分享。因为经过对生命的觉察和反思,以及心理的调整,看到他“放下一切”后的轻松和自在,笑容满面,乐观坦然。最记得当时他微笑着不断重复的一句话,他说:“我已经把一切都放下了,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感恩每一天的生命,活在当下,把每一天过好。”诗人坦然豁达的精神,永远留在心中。

感恩何老师留下的诗集《百颗芥子》,一份诗人在病床上对生命思索和领悟的结晶。还记得那天,何乃健老师一边签名一边对我说:“海燕,我特别送给你四个字:‘放下自在’,这是我现在最深的领悟。”

在脸书上看到诗人曾翎龙怀念何乃健老师时写下一句描述:“听说吉打的水牛都认识他。”清晰感受到何老师与农田的情意有多深。把生命的爱活到这样的一种境界,真是死而无憾。

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要面对生命的来来去去,内心体验着最深刻的感受,人总有一死,生命终有一别,留下的故事和记忆是对生命的赞礼,长存不死的是生命的传承和精神。感恩每一个生命相遇相惜的缘分,念念祝福,念念珍惜。

4月26日有缘聆听诗人现场朗诵自己的诗歌,他自己非常深爱并向朋友热情推荐的一首《浮稻》,谨此记刻诗人不死的精神。

浮稻(何乃健)

苦难化身为洪涝

浊水滔滔

淹毙江河两岸易凋的杂草

苦难扬起浪花淫笑

蓦然惊见我的稻穗比浪涛高

我向苦难诚恳忠告:

别骄傲,你终于见到

世间还有洪水淹不死的浮稻!

________________

诗外:在深水稻作生态系统中,浮稻(floating rice)耐淹,节间有伸长能力,可随水位上升而伸长,每天可伸长达二十寸,能在三角洲洪泛平原生存。倔强的浮稻是苦难无法摧毁的灵魂。2013年。摘抄自何乃健诗集《百颗芥子》

(29/09/2014刊登于《星洲日报》星云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