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追求细緻、完美,且带偏执,不容在手艺能力范围内出现瑕疵;它一丝不苟地跟自己死磕,不允许误差,所要完成的就是精度──
过程的艰苦和一切时间、心力的消耗都可以在完成的那一刻抛诸云外,这份满足感最重要,它足以将付出的一切一笔勾消。
匠心跟急功近利的现实背道而驰,非常稀缺,可它跟不上环境的节奏,又不屑跟新知结合,新科技步步进逼,在市场现实的面前,它被冷落了……向匠心肃然起敬的同时,又无不悻然感叹。
很多匠工凋零没落,很多传统的坚守欲振乏力,没落和衰败即使有凄怅的美感,彷彿也是那抹夕照馀晖,黄昏再美也要进入黑夜。
只要匠心不再冷漠,不顾影自怜,不抗拒蜕变及包容(融合),它可以从传统的认知翻转成为很现代化的关键词,因为它能够创新,就能再创价值。
人工智能产业兴起,根据许多国际权威调查,连当下50%的职业到了2025年都会消失,由人工智能电脑和机械人取代,更何况是原已走到式微的传统匠工。
趋势越是科技化,包括人工智能、3D打印、云技术、知识工作自动化等等,人们也开始忧思:将后最缺的会是匠心!
高科技不会有感动魂魄的匠心,它没有匠工的灵魂。
于是,他们主张把匠工融合在互联网、智能化的科技中,凡是有价值的,都值得去复兴和传承,包括必须靠匠心来创造和完成的手艺;它们蕴藏的执着与精湛需要拥有能够把手艺变现为市场价值与报酬的平台、渠道、模式。
一旦有了市场,匠工可以更坚持求精,将匠心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完善美好。
不只这样,还得把传统的匠心定义翻转,将之放大延伸,藉之创新,製造精品,创造价值。
广义而言,如果说“匠心就是不忘初心、精耕细作、日臻完美的精神理念,适用于每个行业”,它无疑是从事许多专业的一种态度、一种行为规范、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价值观念……完成工作需要有匠心文化的承载与沉淀,它是朴实敦厚、坚持执着的,它有自我理念的高度,因此,最难超越的恰恰就是自己。
不超越自己,跨不出去,排斥新常态和新科技,匠心所能焕发的光热及感染力必然很社群化、小众化,困在传统边缘……除非突破、创新与融合其他时代脉动的元素。
中国近期翻转了传统的匠心概念,宣扬要以匠心来创新。
她立志2035年要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制造强国;2050年要成为世界强国。目前正高速进入了人工智能的时代,全面进入了创新的时代……这就是“匠心的时代”,因为:只有匠心,才有创新!
20/10/2018